"首件确认"的好处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2 03:26:00
我们是一个五金厂,新厂刚建开工不到一年,工厂生产部门推行"首件确认"制度,没人知道首件的重要性,所以想找一些比较有说服力的事件,和实例让大家接受并且执行,请高人指点.

首件确认是产品的标准及依据。是残次品的判定点。
例如:贵厂如不实行首件确认,那么批量制作的产品可能与客户的要求产生细微差异。从而造成损失。说白了,首件确认就是经过客户许可的样品。
相关制度如下:
首件确认目的本文件规定了新产品或来样翻制的产品,在成批生产前的首件产品进行鉴定的控制要求,工作程序和质量职责,确保每个操作工对产品加工要求进一步明确,提高批次产品的合格率。
技术质检科负责对首件产品实施鉴定。
生产科参与首件产品的鉴定。
工作程序:为确保产品满足客户要求和符合标准,必须对首件产品按规定程序进行鉴定,不经首件鉴定的产品,不准成批生产。对每份合同和每种款号的产品,均由技术质检科根据合同要求、有关标准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和检验标准的具体要求,并发放到相关人员。在批量生产前,缝纫车间至裁剪车间半成品发放员外领取裁片,每个组先制作一件产品,生产过程中严格要求按照工艺文件的要求进行生产,经过各道工序加工和工序检验后,按出厂要求完成首件产品的生产。由技术质检科负责会同生产科部门人员按最终检验指导书、检验标准、客户确认样等对首件产品进行鉴定,鉴定结束填写《首件产品鉴定记录》,鉴定记录由技术质检科保存。
首件鉴定内容:A、工艺文件是否完整、正确,并能指导生产。B、产品造型结构是否合理、适合批量生产。C、生产工艺安排是否合理可行。D、首件产品是否符合合同、客户确认样及安全标准要求。
经鉴定合格的首件样品,应帖上“大货样”标签,由各车间保存,作为各工序检验员检验产品的依据。在首件产品鉴定时,发现产品不能满足技术、质量、客户的要求时,则作为不合格品处理,并依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。鉴定时发现不合格应分析原因,找出解决的办法并实施纠正或纠正措施,当需对工艺文件等技术文件实施更改时,应执行《文件控制程序》和《技术文件管理制度》的规定要求。涉及到的记录由技术质检科执行《记录控制程序》的规定要求。。
质量职责:参加首件产品鉴定的人员应对鉴定的正确性、及时性负责。经首件产品鉴定合格后,生产科才能组织批量生产。